研精覃思穷源竟流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记岐黄学者王振国-凯发k8国际首页

 研精覃思穷源竟流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记岐黄学者王振国-凯发k8国际首页

人物专访

研精覃思穷源竟流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记岐黄学者王振国
作者:张丰聪 孙慧明 周扬 日期:2024-06-17 来源: 阅读:

研精覃思穷源竟流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记岐黄学者王振国

    王振国,1963年1月生,山东寿光人,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岐黄学者,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我校原副校长,现任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医医史文献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973项目中医理论专题第三届专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主任、《中华医藏》编纂项目学术办公室主任、中医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编撰出版著作20余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孙思邈曾说: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王振国认为,“选择了自己的目标,就要有追求的勇气,就要独上高楼、目中无尘,静志澄虑、潜心研习,即使天涯孤旅、衣带渐宽,也无怨无悔。”

          40余年来,王振国始终以“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为治学与立身之本,以发扬中医药事业的责任与担当,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孜孜不倦、深稽博考,为传承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精研药性寒热,守正创新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王振国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基于中医原创思维的中药药性理论创新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振国和科研团队代表出席奖励大会。

    药性是中药作用于机体产生效应的高度概括,是中药基本性质和特征的系统总结,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也是中药区别于天然药物的根本特征。药性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连接中药和中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受近代以来西方医学思维方式的影响,现代中医用药逐渐变成以药理为主导的思维模式。传统药性包括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也包括传统功效。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药效作用的多维性,临床应用的广泛性,使药性理论现代化诠释成为难题。寒热药性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其本质是多维性和综合性的,缺乏合理的现代解析方法,是药性研究的突出难点。中医经典方剂的组方配伍首先是根据药性,用现代中药教科书中的功效观常常无法圆满解释,给学习和应用带来巨大的困惑。药性研究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瓶颈。

    2007年,王振国被科学技术部聘为国家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这也是山东省属高校973项目首席单位零的突破。由此开始了长达十余年对中药药性的诠释与研究。科研团队包括山东、北京、广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十几所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多学科学者,既有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专家,也有统计学专家、数学专家、计算机专家,国内外一批顶尖专家加入了研究行列。

    “对中医药的科研来讲,最大的困难是跨越的领域太多了,从经典的诠释到现代科学实验,工作量非常大,需要跨越不同学科的知识鸿沟,要在古代和现代之间,经典理论和实验数据之间,东方的博物思维方式和西方的数理思维方式之间,不断地切换和融通。既要能用分析方法深入解构下去,又要能用系统理论整体还原回来。”王振国说。他带领这支跨学科研究团队,历经十五年的艰辛努力,实现了从传统药性认知向科技语言表征药性的转变,跨越了药性理论与大量实验数据之间的鸿沟,提出的关于中药药性的表征方法及其表征体系,为药性的判别奠定了基础,在行业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研究的主要思路是,以中医药经典理论与近代以来的中医药学科理论重构为核心,从中医药理论的“近代嬗变”这一关键问题入手,分析中药理论“异化”背景下如何基于中医原创思维和当代系统理论进行“系统药性”研究。通过分析中药药性理论的发生原理与构建模式,探讨中药及方剂性效物质基础及其表征规律,创新性提出“本原药性”与“效应药性”理论,不但以现代科技语言科学表征中药药性内涵,更充分运用发生学方法,从中医学体系自身的原创理论出发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发生学原理作出解释和说明,悉心探索符合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特质的新方法,如:基于全成分的中药药性—物质表征模式研究、实验动物寒热表征检测体系的建立、基于生物热力学的寒热药性表征方法探索等,力求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去分析和把握中药药性本质,寻求有效的表征方法,建立中药药性研究的方法学体系。他们还结合临床实证,创建了药性表征评价体系,实现了中药寒热药性综合特征信息的系统认知、智能识别与客观评价。既有宏观层面的寒热药性研究,也有微观层面的性—构关系研究。研究拓展了药性应用的新领域,重塑了寒热药性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策略中的关键地位。对丹参、沉香、地黄等道地药材的药性研究也不断深入,其中“丹参深度开发、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和科技示范”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针对种植技术、核心功效、物质基础、生物活性、健康产品开发,从“案头”到“床头”完善山东中药产业链条,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近期团队更将视野转向“深蓝”,面向“经略海洋”战略,拓展海洋中药研究,将药性理论问题研究向纵深推进。

    研究团队发表药性研究相关论文409篇,其中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41篇,主编相关专著及教材12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4项,培养研究生197名,省部级以上优秀团队4支。获得省部级奖励12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2019年,项目成果“基于中医原创思维的中药药性理论创新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作为中药现代化主要成果载入《中药现代化二十年》,在全国推广应用并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潜心中医古籍,博极医源

   “了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历史、研究阅读历代典籍,对于中医学而言更有其特殊意义。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对于中医药学科而言,不仅仅是研究和讲述过去,更是为了指导现实和预见未来。”王振国认为。他主张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基础学科,必须关注理论热点,引领学术方向。

    “作为国家中医药文献研究的专门机构,首要工作是保护与整理,使濒临失传的重要文献以现代人可以阅读的方式得到传播和弘扬;其次是诠释,中医学经典里面讲的到底是什么,要回归到经典产生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搞清其本义,使其科学内涵得到还原和解释。将其中的精华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基于这一研究思路和工作方向,王振国和同事们,对数以千计的中医药古籍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深度挖掘。

    2010年至2018年,王振国主持完成的国家公共卫生资金项目“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是国家支持的一项重大基础性研究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评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一次由政府主导、国家财力专项支持的大规模系统化的古籍整理工作。”八年的时光,重重的困难,但是王振国带领团队坚持了下来,数百名中医药古籍研究者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圆满完成了任务。整理出版了重要古典医籍400余种,绝大多数古籍为第一次校注出版,一批孤本、稿本、抄本更是首次得以整理面世。该项目完善了中医基本书目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专门人才,还形成了我国第一部指导当代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行业标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86岁高龄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医大师、专家组组长余瀛鳌先生在项目总结验收现场曾感慨:“项目成绩喜人,希望今后继续深化中医药古籍保护整理与传承利用工作,为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供支撑。”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给丛书作序,谓“盛世修典,典籍得修,方可言传承”,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引领中医流派,明辨笃行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古人倡导的治学之道。纵观中医理论的发展,无论是早期的“三江并流”,还是后世的“一源多流”,不同中医学术流派的争鸣与创新,是医家以临床实践为核心,融合不同的地域特点与文化传统而形成的独特现象。中医论治讲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很多具有独特疗效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就存在于不同流派之中。不了解学术流派,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医。

    王振国和他的科研团队敏锐地注意到,近代以来中医特色淡化,临床优势弱化,与一元化教育模式及中医学术流派的日渐式微有着密切关系。基于对中医优势特色及发展趋势的分析,2005年他提出了进行当代中医学术流派调查研究的方案,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在全国率先开展系统的中医学术流派调查研究。他主持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等课题,对中医学术流派相关概念体系、影响中医学术流派形成的关键因素、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现状与发展趋势、当代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当代名老中医流派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新安、岭南、齐鲁等地域性医学流派是对地域文化独特性、发病倾向性、治疗特殊性的集中阐发,凸显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继承和创新始终贯穿于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这项研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了系统的研究报告与政策建议,为国家推进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严谨的支撑。出版的《争鸣与创新: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成为该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王振国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及其评价”纳入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内容,将学术流派的观察视野从古代拓展到当代,强化课程与中医临床实践的联系,提升了古代典籍和著名医家学术思想对当代临床的指导价值,是理论研究推动学术创新的示范性工作,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研究成果被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采纳,推广应用于上海、广东、安徽、黑龙江、河南、山东等地近百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名老中医工作室,对促进中医行业和社会各界对中医学术流派认识的深化,带动相关研究向纵深发展、推动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获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悉心培育桃李,薪火相传1987年从教以来,王振国一直坚持给本科生、研

究生上课,讲过的课程有经典医籍与中医学术体系研

究、中医流派与学说、中医文献学概论、中外医学史等。

    他博学多识、深入浅出的授课获得学生一致好评:“王老师授课纵贯古今,内容丰富,而聚焦问题,视野开阔,理论联系实际,既拓展了我们的学术思维,也让我们深刻体会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王振国潜心于中医教育规律、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他带领团队全面研究古代中医教育,出版了研究古代中医学术发展以及中医教育考试制度的专著《historyand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中国古代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研究》,也对近代以来中医教育与考试制度及其转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近代科学思想与西医教育对中医基础学科群“近代模式”的影响,发表中医教育系列研究论文20余篇。通过对我国古代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的研究,以及对近代以来中医教育发展历程和理论框架的形成过程与人才培养利弊得失的理性思考,王振国提出“文化断层”“思维异化”是当代中医学术传承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模式应在传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贯彻“重素质,厚文理;重传承,通经典”的原则,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科班”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指导思想,优化专业课程模块结构,形成相应的课程群。他凭借多年教学经验构建了以中医原著选读系列课程为主体的特色课程群,在传统型中医班教学中使用,成效显著。“中医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及其当代应用实践”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科支撑、名师引领———中医文化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

    2010年,王振国主持的课程中医文献学入选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他主编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外医学史》,以新的视角勾勒中西医学发展历史,从世界医学发展的角度审视中国医学的特点与价值,同时立足中国观察世界医学的发展趋势,并注重以文化人,以史辅德,经纬中外,贯通古今,重新评估近代以来中西汇通思想及其对中医学发展路径的影响,并对传统医学在当代以健康为核心的医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做出系统分析。2011年,王振国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2016年,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等联合授予的“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凝聚学术团队,筑峰学科

    王振国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特别注重构筑学术平台,汇聚学术人才,打造学术团队,不断强化学科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实现了学科跨越式发展。

    学科团队在巩固传统研究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内涵、拓展外延,形成了中医药经典理论的现代诠释与应用研究、中医药文献资源数字化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医临床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中医学术体系研究等方向,并不断探索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2002年,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入选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中医药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2007年,学科以优异成绩再次入选国家重点学科。2020年,中医文化协同创新中心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

    在独特教育理念和学术观点支撑下,王振国带出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2009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22年,中医文献与文化教师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多名团队成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成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王振国和他的教学与研究团队,以厚重的基础,敏锐的视角,“踏石留印”的扎实行动,一次次引领学术研究方向,在中医药学教学与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医药行业内外所瞩目。中医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王振国和他的研究团队将永葆初心、砥砺前行,继续为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努力奋斗,为“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