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薄功与名 永远在路上———记首届全国名中医丁书文-凯发k8国际首页

 淡薄功与名 永远在路上———记首届全国名中医丁书文-凯发k8国际首页

人物专访

淡薄功与名 永远在路上———记首届全国名中医丁书文
作者: 日期:2024-06-18 来源:附属医院 阅读:

淡薄功与名 永远在路上———记首届全国名中医丁书文

    丁书文,194112月出生,山东单县人,首届中医硕士研究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山东中医药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首届全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师承导师,山东省名老中医。为第三批、第四批、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获第四批师承优秀指导老师奖。2010年国家科技部项目支撑计划建立全国名老中医丁书文工作室。201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丁书文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授牌。

    丁书文出生在鲁西南农村,幼年时亲人的求医经历让他刻骨铭心,立志长大后“做个文化人,当个好医生”。

  他初学西医,后来却凭着对中医的满腔热爱,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全国名中医。

  他传承经典、创新发展、大医精诚,率先提出心系疾病热毒学说,将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发展到益气活血解毒新阶段。将传统抗疟中药青蒿、常山引入抗心律失常的治疗,研发新药心速宁胶囊,开拓了治疗心脏病的新途径。他与房颤抗争十几年,提出房颤中医管理新理念,发掘当归六黄汤等经典名方治疗房颤取得了显著疗效。他提出“以清为补,以通为补,以调为补”的进补新理念。

  ……他就是全国名中医、山东省名老中医、山东中医药学会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丁书文。做文化人 当好医生丁书文的从医梦,还得从他的懵懂少年时讲起。

  1941年,丁书文出生在山东单县一户贫困农家。祖祖辈辈在鲁西南这片宽广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父母为了生计,成年累月、起早贪黑地在地里操劳,但生活依旧艰难。原本无忧无虑的孩童时代,由于母亲的眼疾和四姐的严重哮喘,让全家人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时我也就十多岁,家里人生病后,都是我和父亲去请先生。记得我们那块儿有一位中医大夫徐老先生,很胖,慈眉善目,离我家有十五六里路。天还不亮,父亲就带上我启程了,用农村那种笨重的独木轮车,农村小路不好走,父亲在后面推,我就在前边拉,把徐老先生接到家后,先吃饭再看病,看好病后再推着车子送回去,顺便从他家抓药。回来再泡药、熬药,等吃上药,天已近傍晚。”回忆起当年那段为亲人艰难求医的经历,年逾八旬的丁书文不胜感慨。

  年幼的丁书文多么盼望自己快快长大,盼望着自己能当医生,治好母亲的眼病,治好四姐的哮喘。那时,农村有文化的,一是小学老师,二是中医先生,尤其是中医老先生,更受人尊重。

  “做个文化人,当个好医生”成了丁书文最大的梦想。美好的梦想像一粒种子,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里,提醒他为之努力。

  1949年,单县解放,人民当家作主。第二年,村里办起了学校,农民的孩子得以背起书包进学堂、学文化,丁书文和四个姐姐也能高高兴兴地上学了。

  1960年夏天,丁书文以优异成绩从单县一中初中毕业。考虑到家里的经济压力,他放弃报考高中。经过紧张的复习考试,考上了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踏入医学殿堂后的丁书文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菏泽医专的四年时间里,丁书文得以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医学基础知识,又通过半年的临床实习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西医临床技能,熟悉了医院工作程序,为将来近六十年的行医路打下了良好基础。

  “很多老师的精彩授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清楚记得讲微生物的王裕泰老师,他中等身材,衣着朴素,知识渊博,声音洪亮,语速流畅,表达力强,能写会画,一笔即可画出一只小鼠。”丁书文说,那时虽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粮食紧缺,食不果腹,但为实现梦想,丁书文充满信心,奋斗拼搏,早起晚睡、寒窗苦读,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丁书文回忆,那时中医课虽少,但有一位卢老师的中医课,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让他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

  1963年末,丁书文与同班十几位同学去聊城专区人民医院实习。

  “那时,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是一个医生负责,收集标本也得自己送到化验室。来了病人后,写病历病程,查房时要汇报病历。白天来的病人必须当天完成全面查体及住院病历书写,晚上来的病人也要写个首次病程记录,以便第二天汇报。工作量大又繁杂,经常要加班加点,有时候熬到很晚就不回宿舍,干脆在病房或门诊走廊连椅上眯一会儿。等天一亮,又赶快去给病患抽血、留大小便标本、送检等,如果抽血不顺利,来不及吃早饭就跟随查房了。”丁书文回忆,那时条件比较艰苦,但却充实而快乐。结缘中医 如鱼得水1964年,23岁的丁书文从山东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毕业了,分配到山东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做实验员。

  在外人看来,一个专科毕业的大学生,能分到省城的大学里工作,令人羡慕。可在丁书文的心里,这份工作没遂自己的心愿———他想上临床当个好医生。

  来到山东中医学院工作后,置身于中医的环境里,睁眼见中医,张口说中医,这无疑激起了丁书文对中医的浓厚兴趣,也勾起了他的初心。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读中医书籍,抄经验方,每天自学到深夜。日久天长,光经验方子,他就抄了好几大本。

  1966年春,丁书文的“春天”也来临了———在他的积极要求下,组织安排他去当时的济南铁路医院做临床医生。

  “当时这所医院是山东中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中医学院的部分西医、中医老师在那里上班,中西医结合大家肖珙教授、中医大家周次清教授也去那里上班。”初涉临床,丁书文便有幸结识两位大家,并在日后把他领进了心血管专业的大门。

  1968年,丁书文从教学医院转到了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山东省中医院。当时的省中医院卧虎藏龙,出诊医生大都是从各地选拔上来的有相当名气的中医。在这里,老一辈中医人严谨求实的工作、学术作风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置身于中医大家集聚的环境里,身处谈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中,丁书文像极了久旱遇甘霖的禾苗,抓住一切机会汲取养分。

  “我当时实际上是边工作边学习,最高兴的就是有机会近距离跟名师学习。像建院初期老一代中医大家韦继贤、冯鸣九、叶执中;治疗胃肠病的李庭玉和张哲臣两位老大夫,李老是温热派,善用附子、干姜,张老是寒凉派,善用黄连、黄芩,两人学术观点、治胃路径相悖,都很有名气。”回忆起当年岁月,丁书文笑着说自己“没有恪守门规,学习如饥似渴,就像一只小牛,多吃草、猛干活,这对我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1971年,医院推荐丁书文参加了山东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得以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20世纪70年代初,我校附属医院内科开始实行专业分组,心血管专业组应运而生。当时,资深西医专家、全国首批西学中专家肖珙教授担任内科主任兼心血管专业组负责人。丁书文在铁路医院工作时,因工作努力、学习勤奋,得到了肖珙的赏识。此时,肖珙毫不犹豫把他吸收了过去。从此,丁书文走上了心血管专业诊治之路。

  “肖珙教授是老齐鲁大学毕业,留在山医附院工作多年。1958年毛主席提出中西医结合,西医要学习中医,他是第一届西学中学员。1965年肖珙教授来到中医学院,后到中医附院直到1978年又调回到山医附院。”忆及当年,丁书文很是感谢肖珙教授把他领进门,“他给我校附属医院带来了中西医结合理念和实践,他当科主任以后,科里业务发生变化,医院逐渐有了心电图室、心电生理记录仪等检查设备。当时还与山医附院联合查房、会诊,开展心房纤颤电击除颤治疗项目。肖主任临床经验丰富,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讲心肺听诊,他主张最好隔一层内衣听诊,可以避免摩擦产生杂音,还教我们如何听第四心音……”

  为了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1978年,37岁的丁书文报名参加高考制度恢复以后首次研究生招生考试。

  “当时,工作繁忙,家庭负担重,经济拮据,居住条件也差。全家5口人,居住在面积不到1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怎么复习?”回忆当年艰难备考,丁书文说只要自己主意拿定,困难再多都能咬牙克服———他每天早起晚睡,七八月份的济南特别闷热,别人都在室外摇着蒲扇乘凉,而他却在三十五六度的闷热环境里,苦学到深夜一两点钟。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接连攻克外语关、专业关,考取了我校1978级首届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我校终身教授周次清先生。

  作为我校的第一届研究生,也是周次清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丁书文得到了导师的格外关注和培养,导师的学术思想、处事风格也深深影响着他。

  “周老师是我的授业恩师,是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很多临证经验、学术思维,以及做人处事的方法都来源于他。跟随周老学习期间,周老严格要求,定期布置读书目录,按时辅导讲解,检查读书笔记。跟随周老侍诊,在周老指导下研究冠心病与肾虚的病机,补肾固本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冠心病与肾的研究》。”忆及恩师,丁书文眼里难掩泪花。他说,周老自幼学习中医,嗜好买书、藏书、读书,精研中医历代名著,精通医理,学术细腻,讲话幽默。从医六十多载,临床经验丰富,用药精练、蕴含深奥,法中有法、方中有方,临床遇到难题善于从经典中寻找思路、寻求答案。特别是周老五十多岁又积极接受西方医学,虚心向西医专家学习,态度谦逊,让西医专家钦佩不已。

  1981年,丁书文硕士研究生毕业,导师周次清教授把这位得意弟子留在了身边,师徒传承,手把手地教,带着丁书文打开了一扇广阔天地的大门。在周老身边工作期间,丁书文协助周老完成了益气活血治疗冠心病的课题研究,开发研制新药正心泰胶囊、正心泰片。衷中参西 德术并举“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论》中的一句,丁书文谙熟于胸,激励着他最终走向这样一位“大医”。

  丁书文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科研近60年,作为国内知名专家与山东省内领军者,他在临床疾病的诊治方面,发挥中医优势,坚持中西医两种方法,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力衰竭等都有自己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造就了他功底踏实、技术全面、思维周全,具备处置各种复杂危急重症的能力,造就了一位临床大将、中医名师,他的专家门诊每次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

  丁书文常说:“敬畏生命、尊重患者,也是对大夫自己最大的尊重。”

  虽然经验越来越丰富,名气越来越大,但丁书文却变得越来越和蔼、越来越谦虚,越来越尊重病人,尊重中青年同道。每次出诊,病患再多,丁书文都充满耐心,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和声细语地询问病情,仔细把脉、辨证、开方……直到挥手送别患者。

  1976年的一天,丁书文正值夜班,一位脑瘤病人突然呼吸停止。他毫不犹豫地为病人实施人工呼吸,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临床实践中,丁书文十分重视中西医病证诊断。经他诊治的病例都有很明确的中医证候诊断、病机分析、西医疾病诊断。首诊难以明确诊断的,积极检查和会诊,在复诊时及时补充,疑难病人收住院后进一步诊治。对于学生及年轻大夫,他严格要求、反复叮嘱:病历质量反映医生的技术水平,一定要工整、认真地写好门诊病历,理法方药齐全,诊断明确,文字端正,便于长期保存、后期查询。严谨治学 创新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发起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三病研究,周恩来总理很是关心,丁书文经历三病研究的全过程。

  丁书文治学严谨,坚持创新发展,善于探索未知。在20世纪80年代,他发现典型的痰浊型胸痹患者,应用宣痹通阳法的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等,辨证施治方法在理论上完全正确,但疗效并不理想。根据临床大量观察,他对胸痹的痰浊病机提出了质疑,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得到了导师周次清先生的认同。

  此时,丁书文已到知天命之年。虽年过半百,但仍老当益壮、愈战愈勇。经过三十多年临床积淀、学识积累,中西医知识、技术,乃至思维都已兼容通达。又参加十多年的国家新药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项目评审,他的眼界得到了极大开阔,激发了创新研究发展中医的新思维。他以宽广的学术视野、开拓的临床思路,驰骋在中医药发展的前沿阵地。

  “上世纪70年代初,冠心病的研究主要是继承古人宣痹通阳理论,用瓜蒌薤白之类方。以后发展到活血化瘀法为主。80年代益气活血治法成为主流。”他回忆说,90年代初,他感到冠心病疗效提高滞缓,根据自己的长期观察研究提出心系疾病热毒论,将胸痹冠心病的治疗提升到益气活血解毒这一新阶段新领域。

  此后,他带领研究团队从科研及临床方面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持续深入探索,构建起心系疾病热毒论的完整理论框架及临床实践诊治技术。

  丁书文传承发展金元时期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阴火论,深刻诠释了气虚与热毒的关系,认为气虚是产生热毒病邪的根源,补气可祛除热毒病之源。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慢性顽固性心衰等心血管系统危重病证,他提出了益气活血解毒是其基本治法,并益气活血解毒理论治法延伸到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老年疾病的防治。2006年,心系疾病热毒学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淡薄功名 永不止步从19648月,第一次迈进山东中医学院大门算起,到跟随中医前辈学中医、用中医,再到读中医研究生学习深造,再到后来一心扑在临床一线、忙于治病救人,丁书文再也没有离开过这方让他梦想成真的热土。在他看来学校、医院就是他的根,他的家。2016年,我校附属医院喜迎60周年院庆,丁书文捐赠5万元购买了200多棵樱花树,用于医院这个大家庭的环境美化。

  半个多世纪以来,是他身体力行倡导以清为补、以通为补、以调为补的养生保健新理念。

  是他,在临床教学之余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协助周次清教授研制了正心泰胶囊、正心泰片,独立研发参龙宁心胶囊、心速宁胶囊等中药新药,先后获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课题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还是他,发表《复方莶草合剂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热毒学说在心系疾病中的构建与应用》等高质量学术论文90多篇,对中医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参编的国家药品监管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至今还是中药新药开发研制工作中的重要参照。参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撰写的《心系疾病热毒论》一书,系其二十余年对热毒论探索研究成果之大成,于2016年出版。如今,年逾八旬的丁书文仍笔耕不辍,又在伏案记述他的“医学人生”,誓愿把一生的珍贵从医经验和微妙临床体会留给后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丁书文与学校及附属医院共同奋斗的六十年,可谓经风沐雨、筚路蓝缕,脚踏实地,砥砺奋进,一同成长。当年刚来校时栽下的幼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他自己也从一名实验员,成长为国内中医心血管病知名专家、山东省内中医界心血管防治的领军者。

  但熟悉丁书文的人都知道,功名于他从来不是心上事,唯有所热爱的中医药事业才是他的毕生追求。

  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丁书文不服老,仍坚守在临床、科研、教学、学科发展第一线———他每天坚持读书看报,重要内容剪下分类保存;他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用电脑,刷微信,自驾车出行;他追赶学术潮流,坚持每周数次出诊,主持相关研究课题,参加权威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讲座……对于自己的状态,他笑着说:“从事业年龄来看,我还是中青年。今后,我还想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发展。研究中医,永远在路上!”

网站地图